秘藏1少年游在线阅读(长安少年游明月倾在线阅读)
“树洞”是指互联网上承载秘密和私事的平台。这句网语出自童话故事《皇帝有驴耳朵》。因为树洞没有言语功能,所以永远不会说。移植到网络上,“树洞”已经成为网民可以诉说秘密而不必担心泄露秘密的地方。
“向外看是梦想家,向内看是清醒者。”哔哩哔哩·UP的“薛英进化论”经常在她的视频结尾打出这句话。随着一系列视频的发布,自2020年3月以来,薛颖已经积累了43.2万粉丝。因为视频的内容都与泛心理、泛成长有关,她的私信成了受众的“树洞”,而受众大多是青少年。成千上万条私信和上万条评论的背后,是孩子们每天听不到的声音和“呐喊”。
“树洞”隐忧:5000人各有心事。
“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向我诉说他们的烦恼,分享他们的担忧。”薛颖说,“据最保守的估计,我和我的同事们已经听取并回应了至少5000人的担忧,其中大多数是青少年。”
在哔哩哔哩这个Z世代年轻人聚集的社区,看着“薛颖进化论”的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外貌焦虑、“极端贫困”、父母过度控制、低欲望社会和预防网络成瘾等时下热门话题都被触及。“14岁的男孩有自杀倾向,但现在的孩子是不是太脆弱了?”视频下有很多留言,比如“请不要再骂我了”。
“我的视频中有一个关键词是共鸣,我想尝试找到一个与这个时代产生共鸣的主题。”薛颖说,在寻找共鸣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在薛颖进化论的“树洞”里表达自己的情感。薛颖和团队对他们收到的高频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发现青少年私信的很多问题都与“成长的烦恼”有关。
例如,关于出身家庭的问题:“如果我的父母操纵和控制我生活的方方面面怎么办?”“我父母离婚了。感觉很紧张怎么办?”“我的家庭不幸福,父母总是吵架。”“我的父母给了我很大的压力,我得不到温暖和安慰。相反,我感到压力、指责和不理解。”
还有一个同伴关系的问题:“我害怕社会,很孤独,没有朋友。”“同龄人的压力很大,竞争很激烈,我在竞争的氛围中感到窒息,我感到无止境,我的自我价值感不稳定。我该怎么办?”
“我们还发现,私信中的一些孩子有明显的精神疾病症状,有的已被诊断为抑郁症,这需要及时进行专业干预。面对他们,我们的私信无法给予他们应有的帮助,所以我们会建议他们尽快去专业医院接受综合治疗。”薛颖说,在她收到的私信中,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
“我们总是听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是空心人,甚至轻视生命。孩子的负面情绪是不开心、困惑和焦虑,其背后是需要及时缓解的具体困境。长期积累肯定会对年轻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薛颖说。
学校、家庭、成长,向谁诉说?
面对一系列私信,薛颖和团队有一项常规而重要的工作:认真回复。
薛莹讲述了令她和同事们印象深刻的故事。她说有一天她收到一个女孩的私信,说她和妈妈的关系不太好。尽管她很上进,学习也很好,但她的母亲仍然不满意。他们经常可以在私信中看到这样的问题。许多青少年觉得考试失败会让父母失望并失去他们的爱,因此他们生活得战战兢兢,心理不稳定,感到自卑和焦虑。
除了学业,薛颖还会收到很多关于师生矛盾和校园暴力的问题。“一个小男孩向我倾诉说他经历了四次校园暴力。“薛颖说,男孩因为校园暴力而变得抑郁,他根本不想学习,也不想与人接触。“我在学校感到很害怕。”
面对家庭矛盾,很多青少年选择留言诉说。薛颖说,每次听到孩子们讲述自己的困境,除了积极关心和引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支持外,更多的是心痛和无力。“虽然我们在这些私信中写了很长一段鼓励的话,但解决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还是要靠家庭和学校。”
一个“树洞”是不够的。
中科院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年)》显示,2020年青少年抑郁症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症比例为7.4%。由北京安定医院牵头开展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历时9年,对全国7.3万余名6-16岁儿童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总体患病率为17.5%。
心理学家认为,目前青少年心理疾病呈多发趋势,存在低龄化、极端化、负性情绪泛化等情况。薛颖说,她私信的内容也印证了专家的观点。“面对成千上万的私信,我经常觉得孩子们抛给我的问题太复杂、太沉重,一个陌生人无法用私信解决。”薛颖说。
近年来,我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正在逐步构建。此前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底,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心理服务平台或依托校医等人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久前,教育部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对评估结果异常的学生予以特别关注。
“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薛颖表示,这项工作要凝聚社会各界力量,优势互补。“一个‘树洞’是不够的。我们希望有更专业、更系统的方式帮助更多的人。”
《半月谈内部版》2022年第1期原题《哔哩哔哩的“树洞”秘心结》
半月谈记者:白佳丽
来源: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