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9.9团购(电影票9.9元在哪里买的)
不见了她,三万里在长安城,封神榜又孤注一掷,随着一部重磅电影的上映,那个熟悉的暑期档又回来了。
在暑期档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另一边,人们发现19.9元的电影票“消失”了。“电影票为什么这么贵”和“一家人花400元看电影”在舆论场上引起了极大的讨论和共鸣。
疫情过后,这是第一个真正的暑期档。“170亿”票房的背后,是中国电影市场久违的双向奔赴,好片接踵而至,观影的人也越来越多。
供给刺激需求,消费者回归影院,但电影票价格回不到过去。在餐饮和娱乐消费面前,消费者通常对价格最为敏感,这种千载难逢的落差感瞬间被点燃和放大。
经过仔细的回复,无论是9.9元还是19.9元,在市场上消费薅羊毛是人的本性,但电影票价格最终将回归“本性”。
没有19.9元的电影票也没必要大惊小怪。首先,无论是早年团购网站抛出的“9.9元优惠票”,还是后来的“19.9元优惠票”,都是幸存者偏差,不是正常票价。
互联网平台补贴、制片方为票房压价、激烈的渠道竞争以及各种“票补”给市场造成了不合理和合理的价格错觉。
那些年,门票赔偿的竞争一度进入白热化阶段。但激烈的竞争过后,盲目烧钱是不可持续的。后来各大片方联合限制“票补”,全国影院票价不得低于19.9元,票价逐渐恢复正常。
回到今天,电影业的重组必然会导致投资的增加。就片方而言,制作成本高是客观现实。对于院线来说,“回血”是必然的。他们渴望弥补之前的损失,并通过各种服务费来弥补劳动力、租金和其他成本。
具体到不同的影片,一些影片的最低发行价很高,影片时长的增加将导致预定影片数量的减少,这也将迫使影院提高单场票价以对冲影响。
由于经济学的性质,特殊日程的高价格仍然是供求关系的结果。国庆、暑假和春节的平均票价一直是最高的。
在这些热门档期中,会有大量优秀影片上映,且供应集中、竞争激烈,这在无形中给档期票价带来了更强的需求端刺激。
电影越好越贵,一票难求。“史上最贵最离谱”的吐槽背后,恰恰是供不应求的市场表现。一张电影票的涨价也是市场经济规律驱动下的表象。
疫情过后,有好片的暑期档实际上是在提前试水,未来热点越来越严重的聚集效应很可能导致更多优质项目的集中释放。
因此,观众对好内容的不断需求更加突出。即使没有19.9元的电影票,观众仍然愿意为自己喜欢的电影付费。
北京商报评论员冯涛